很多人下班之后晚上有時間做面膜,面膜里的營養(yǎng)成分是相當(dāng)高的,尤其是中藥面膜,越來越受大家的支持,它沒有副作用,并且效果也不錯,很多人都在堅持使用,下面我們就介紹幾種自己可以在家自制的面膜,也是很天然的東西。
a、美白清潔面膜
【配 方】綠豆、薏仁粉各適量,牛奶或蜂蜜適量。
調(diào)制方法:取各種粉適量,加牛奶或特濃酸牛奶調(diào)成,平時我都是用特濃酸牛奶,因為里面的酵母菌比較多(是原味的),更具美白功效,當(dāng)然也滋潤保濕了;有時候也用蜂蜜對適量的水調(diào)成,大家都知道蜂蜜有滋潤保濕的功效的,我在這就不多說。
如果是以清潔為目的的話,我就多放綠豆粉,少放薏仁;如果以美白為主要目的就多放薏仁粉,少放或不放綠豆粉;
使用心得:我一般做面膜少40分鐘的,用完這個面膜后,皮膚那個滑,用手摸著愛不釋手呢,第二天很好上妝,臉色也很好!美白的效果是有一點點,但不是很明顯,長期使用的效果應(yīng)該更好吧!綠豆粉特別適合夏天用了,冬天用的時候較后加蜂蜜滋潤下。
這個面膜是我個使用的diy自制面膜,當(dāng)時真的愛上它了,基本天天用,但我綠豆粉不是經(jīng)常用,一般1個星期吧,畢竟哪有這么多死皮區(qū)的啊,呵呵…….
b、美白細(xì)致面膜
【配 方】白芷、白伏苓、白芍、白芨、淮山藥各等量。牛奶或蜂蜜各適量。
使用心得:這款面膜除了美白的功效,令一個效果就就緊膚抗皺,適用于黑斑、暗沉的肌膚。其中的白芨主要是抗皺緊致的作用,可以因人而異,多加少加或不加。
用完這個面膜相對來說,沒有用a面膜那么光滑(有去清潔、去死皮的綠豆粉),但它的功效更多,長期使用可以淡斑美白。
這個面膜以前使用的頻率比較高,但現(xiàn)在相對比較少,因為我愛上了另一個配方的美白去黑面膜(后面有仔細(xì)說明)?,F(xiàn)在,我的臉色均勻,白了好多,原來眼睛下方隱隱有些小斑,現(xiàn)在都沒了。
c、美白清痘面膜
【配方】綠豆、白芷、薏仁、白伏苓、白芨、大黃粉或黃芩各等量,牛奶或蜂蜜各適量。
使用心得:一年前臉上經(jīng)常冒成片的痘痘,所以偶爾也有用這個面膜,對痘痘有效的成分主要是大黃粉和黃芩。這兩種粉是不能單獨使用的,一定要和美白的粉和起來用,因為雖然他們會使紅腫的皮膚退紅消炎,但也會使正常皮膚泛黃。我用的次數(shù)不多,感覺效果不是很明顯,后來閑置著一直沒用,我想這跟我沒有堅持也有關(guān)系吧。
d、珍珠美白面膜
【配方】珍珠粉為主要原料,可以適當(dāng)加別的美白重要粉末,牛奶或蜂蜜各適量
使用心得:這個面膜我一般是但用珍珠粉,調(diào)點牛奶或蜂蜜,但我經(jīng)常調(diào)蜂王漿,因為家里買了兩瓶放著也是放著,用的時候有手指在臉上輕輕的揉搓個5、6分鐘,然后等它自然干了洗掉。洗完臉后,會感覺臉很光滑,因為珍珠粉本身可用來磨沙去黑頭,當(dāng)然珍珠粉還有美白功效。但是做完并沒有白很多,只是一點點(喝飽水,自然白了)。不過我是任何面膜做完是不會立即白的。都是靠堅持長期使用,才有效果的。
e、海藻保濕面膜
【配方】:海藻,一般美容店都有賣
使用心得:直接加適量水,它就會自動釋放出膠質(zhì),粘粘的一整團,涂抹的時候很麻煩,因為粘成一塊,我是用手一團一團在臉上漫漫抹開的。等快干的時候,我再輕輕撕下來,沒有拉扯感。洗后感覺臉很滋潤,第二天皮膚也水潤水潤的,我想冬天用肯定很保濕,而且它的膠質(zhì)對皮膚也是很好的。
f、美白去黑淡斑面膜
【配方】白芷50g,白術(shù)50g,白蒺藜50g,白芍50g,白芨50g,白僵蠶50g,白茯苓100g.
說 明:這個面膜是我現(xiàn)在較愛的一款重要面膜,也是花窩里月兒叮咚的祖?zhèn)髅婺?,是個處方,里面的成分不可以隨便調(diào)整,量也一定要按這個比例來調(diào)。我是看了貼后去藥店配制研磨的,用到現(xiàn)在有兩個月了吧,效果是很明顯的。之所以把它放在較后寫,當(dāng)然是因為它較有效果。
使用心得:剛開始用時我是按照月兒叮咚的說明用的,前三天每天都用,每次40分鐘,之后隔兩三天用一次,開始的時候我并不對這個面膜報很大的希望,但堅持用了一個月左右,我男朋友一天突然說,你較近皮膚好很多啊,這時候我才仔細(xì)研究自己的皮膚,感覺膚色均勻了很多,也白了,斑全沒有了(我的斑不嚴(yán)重,很淺,不仔細(xì)看看不到),原來每天出門都用粉底的,現(xiàn)在是涂了隔離霜就出門了。
咨詢電話:
北京:
18501137656
全國:
4006039136
微信號:smdzxmr
微信號:victor-95397
版權(quán)所有:8682整形網(wǎng)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yī)療的依據(jù)。
本站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轉(zhuǎn)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
鄭重聲明:未經(jīng)本站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fù)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