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牛克輝 朱天申
隨著我國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渴望美、追求美的人與日俱增,美容整形手術越來多地被人們接受,求美者的年齡也在發(fā)生變化。從我科1983~1997年所做的7萬余例美容整形者的年齡變化可以看出,中老年求美者的數(shù)量逐年遞增:1983~1990年美容整形者24 000余例,其中40歲以上者占3%;1991~1993年25 000余例,40歲以上者占10%。1994年1997年5月2 200余例,40歲以上者占20 %。作為整形美容專科醫(yī)師,應清楚地認識到這種趨勢,并應掌握中老年求美者的心理特征及手術特點,以取得滿意的手術效果。
一、中老年求美者的心理特征
蒼桑歲月無情地將年輪印刻在他們的臉上,這是一個嚴酷的現(xiàn)實。而前些年,我國的整形美容外科發(fā)展較慢,有些中老年人想改善面部的缺陷,卻不知如何是好。當從親朋好友或報刊書籍得知美容手術能使人抹去面部皺紋,恢復青春時,便鼓足了勇氣,來到美容整形外科。這些人大致可分為幾種類型:
1.追求自我完善型
這類人多為有一定職位者,如經(jīng)理、演員、高級知識分子或富有的個體經(jīng)營者。他們大多事業(yè)有成,想通過美容手術增強信心,使自己與年輕人一樣具有競爭力。他們對美容手術的要求很高,既要恢復青春的容貌,改善缺陷,還要不留痕跡。他們的期望值很高,對手術醫(yī)師要求甚嚴,個別人甚苛求,術后往往認為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這一類人群中,大多要求做多項整形手術。因此,手術者應首先與求術者溝通思想,詳細了解他們的要求,并做好細致的解釋工作,以取得共識,切忌匆忙行事,導致術后糾紛。
2.要求改善容貌型
這類人占中老年求美者的大多數(shù),他們往往沒有特殊要求,只是希望能改善容貌及老態(tài),重顯光采。許多六七十歲的老人仍然參與頻繁的社會工作,他們要求改善容姿,是一種社交的需要,甚還有老年再婚談情說愛的背景。他們做美容手術大多受青年人影響,就診中請醫(yī)生充當參謀,但又難于開口,擔心愛美心理得不到理解。這類人所要求做的手術往往比較單一,并要求盡量簡單自然。作為整形外科醫(yī)師應認真為他們出謀劃策,理解他們的心情,運用自己豐富的整形手術經(jīng)驗,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但切忌夸大手術效果,以免術后不滿。
3.要求改善功能型
這類人在中老年求美者中只占少數(shù),多為皮膚、肌肉過于松弛,影響功能。如上瞼下垂,影響視野,造成倒睫;乳房肥大下垂,腹壁松垂影響活動和工作。他們只要求解除功能障礙及減輕負擔,而對美觀往往要求不高。作者曾接診一位84歲的老婦,上瞼松垂將眼裂遮蓋,僅呈一縫隙,她只要求將松垂的皮膚切除,并一再強調(diào)不是為而手術。作者在為其切除松弛皮膚的同時,還做了重瞼成形術,術后老婦非常滿意。作為一名責任心強的整形美容外科醫(yī)師,應多角度考慮整容方案,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中老年人整形美容的手術特點
中老年人皮膚基底薄弱,彈力纖維及皮脂腺分泌減少,筋膜變薄,肌肉松弛,脂肪脫垂,在上、下瞼形成特有的眶隔脫垂及瞼袋[1]。因為皮膚松弛,手術切除的組織多,需做整形手術的部位也不只一處,因此損傷較大,恢復期也比青年人長。整形美容醫(yī)師應充分考慮到這些特點,為中老年求美者制定詳細的手術方案,術前準確診斷,做好一系列檢查,充分的交談交流,說明手術可能達到的效果,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增強他們對手術的信心,了解他們的精神、心理狀態(tài),一般健康情況和體質(zhì)特點,在身體條件時期為他們施行手術。全面了解掌握各方面情況是手術成功的先決條件??紤]到術后恢復較慢,一次手術部位不宜太多,并盡量集中在一個局部,比如重瞼、瞼袋為一個局部;面部除皺為一個局部;頸部皮膚提緊,乳房縮小,腹壁整形等各為一個局部。手術不宜造成過于夸張的形象,例如重瞼術不宜太寬,隆鼻術不宜太高,上、下瞼眶內(nèi)脂肪不宜去除過多。如果改變太大,不易被同事及家人接受,應盡量保持自然、和諧。術中仔細操作,動作輕柔,盡量減少損傷、出血。規(guī)模較大的整形手術都應住院,防止并發(fā)癥發(fā)生。掌握了這些特點,術者就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收到預期療效。
“春天過去不是秋”。中老年人同樣有獲得美、享受美的權利和自由,不僅需要美麗多姿的服飾,更需要富有青春活力的相貌及體形。整形美容醫(yī)師有責任、有義務去滿足他們的需求,使中老年愛美者抹去歲月的年輪,身心更年輕。
參考文獻
1、宋儒耀主編.美容整形外科學.北京出版社,1990.371.
咨詢電話:
北京:
18501137656
全國:
4006039136
微信號:smdzxmr
微信號:victor-95397
版權所有:8682整形網(wǎng)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yī)療的依據(jù)。
本站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
鄭重聲明:未經(jīng)本站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