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臉并非如其名稱那么可怕。許多美容場所為了消除人們的畏懼心理,將其稱為生物除皺、或基因除皺。瘦臉是一種生物制品,可以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大規(guī)模生產。由于它具有神經阻斷作用,在神經內科、眼科、整形、美容外科十分常用。目前的使用劑量僅僅是其安全劑量的百分之一,所以十分安全。1986年,加拿大Carruther夫婦在用瘦臉治療眼瞼痙攣時,意外的發(fā)現了其良好的除皺效果。隨后,他們相繼用對額紋、眉間紋、魚尾紋進行了治療,經過了一系列嘗試,于1992年首先報導。Carruther夫婦就成了此項技術的發(fā)明者和先驅?!?/p>
為什么用治療咬肌肥大?女性以橢圓形面型為美,常因下頜角肥大而要求整形。其中90%以上的病人伴有良性咬肌肥大,希望能同時削減。由于手術中難以把握肌肉的切除量和肌肉切除的深度,不僅效果不理想,還容易增加出血、血腫、感染的機會,造成面部兩側不對稱、面神經癱瘓、牙關緊閉以及較長時間的肌肉痙攣等嚴重并發(fā)癥,一直未能讓她們如愿。1994年,Smyth等報道了采用A型瘦臉治療雙側咬肌肥大的經驗,認為這是一種革命性新方法。瘦臉注射通過失神經營養(yǎng)作用使咬肌萎縮、變小,使治療更,解決了這個難題,如虎添翼,病人的滿意率上升,來求治的病人大大增加。
一般每側選擇1~2個注射點注射。注射時應盡可能緩慢,注射后也不必進行局部按摩和其它特殊處理,一般正常的咀嚼運動即可使藥液在肌肉組織內逐漸擴散。
注入咬肌1個月即可觀察到咬肌萎縮及臉形的改變。作為一種肌肉注射藥,沒有顯著的副作用,比傳統的手術方法具有更多優(yōu)點。注入后局部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咬肌過度無力及因向臨近肌肉組織擴散而引起的相應表現,而這些臨床表現與注射部位和注射的劑量有關。個別病人發(fā)現注射以后有發(fā)熱、不適、疲勞。一般這些臨床表現為一過性的,并在數周內自行消失。瘦臉注射后一般效果可以維持一年左右,然后有復發(fā)可能,但是可以再次注射。